近日,在天津钢协首届四次理事(扩大)会上,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对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作出预判:“全行业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做好较长时期应对更大困难的准备”,并强调,“稳市场、控产量、调结构、保盈利”是全行业的中心任务。
张长富指出,去年以来,钢铁行业进入十分困难的时期,不仅行业利润降至冰点,亏损面也在不断扩大,钢铁业发展正在遭遇寒冬。2011年,我国钢铁工业运行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
第一,粗钢生产保持增长,但下半年呈明显下降趋势。2011年,我国产粗钢6.83亿吨,同比增长8.9%;粗钢日均产187.2万吨,比2010年提高15.52万吨。由于市场需求增速回落,供大于求的矛盾积累造成2011年下半年国内钢铁企业合同不足,钢材价格大幅下挫。同时,钢材结构性矛盾渐趋突出。
第二,钢企成本上升,效益下降。2011年,我国进口矿石平均到岸价为每吨163.84美元,同比上涨27.02%。国产铁精矿、冶金焦、炼焦煤、废钢的平均价格分别上涨15.06%、11.36%、17.24%和22.71%。据钢协统计,国内85家钢铁企业全年平均钢材价格仅同比上涨11.83%,低于铁矿石、废钢和炼焦煤的价格涨幅。
此外,受银行借款增加、贷款利率上升等因素影响,2011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财务费用增幅达37.99%,负债增幅大于资产增幅,应付账款增幅大于应收账款增幅。
成本上升严重挤压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据钢协统计,2011年,会员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远低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水平。特别是2011年第四季度,钢铁主业基本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
第三,钢材出口量有所增加,进口量小幅减少,出口前景不容乐观。
第四,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提高,应引起关注。2011年,全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5111亿元,同比增长15.5%。在当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会进一步加剧钢铁市场的不稳定。
面对严重困难的发展形势,张长富强调,全行业中心任务是“稳市场、控产量、调结构、保盈利”。要想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当务之急要重新评估和修订企业发展战略,把工作重心切实落在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上来。
第一,调整和控制产量。企业必须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品种和数量。在当前形势下,只有严格规范企业定价行为和销售行为,自觉控制产量,全行业才能渡过难关。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管理,大力开展降本增效活动,促进“保盈利”目标实现。首先,要加强成本费用管理,通过增收节支、加强信贷管理、降低库存等途径,不断降低三项费用。其次,要切实保障资金链安全,完善内控制度,保证企业运营安全。再次,要通过“对标挖潜”活动,推动“保盈利”目标实现。
第三,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行业将实现“四个转变”,这是建设钢铁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