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津西股份炼钢一厂转炉炼钢工高级技师于立伟收到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以表彰他在制造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这不仅是对其个人专业能力和业绩的认可,也标志着津西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创设于1990年,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爱护和团结引领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是我国推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骨干人才力量,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担负重要使命。
于立伟,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炉炼钢工高级技师,在炼钢一厂主要从事冶炼工作。
进入津西工作19年以来,他始终把学习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追求,爱岗敬业、忠诚履职,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工作岗位,以执着坚定的信念攻坚克难,在公司不断发展中提升个人素质,在追求卓越中练就过硬本领,经过不断学习探索转炉炼钢技术,从最初的取样工、测温工、合金工、氧枪工、渣料工,逐渐成长为炉长、高级技师,成为转炉炼钢的行家里手。
潜心研究,永攀技术高峰。知识是进步的阶梯。他不断给自己充电,积极购买、借阅炼钢专业相关书籍,并积极向老师傅请教,练本领、提素质,取得了长足进步。积极推行留渣、少渣操作,以降低氧枪、铁合金等物料消耗为切入点,采取合理控制枪位、降低渣料量、缩短冶炼过程中返干时间;积极参与解决转炉喷溅、钢铁料消耗高等诸多问题;积极推行“全铝脱氧+钙处理”的脱氧合金化模式,有效降低钢水氧化性,改善钢水流动性……实现转炉白灰单耗、转炉作业率、钢铁料消耗等多项指标不断提升,为公司创造显著经济效益。
带领团队,实现共同进步。只有每个成员都强了,团队整体实力才更加出众。他注重班组成员素质培养,向同事们介绍炼钢技术经验,督促大家开展专业培训,鼓励同事积极参加各级职业技能鉴定和大赛。他所在班组成员均取得中级工以上转炉炼钢工职业资格,有效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带领班组成员在转炉出钢口直径、长度进行改造,高氧压操作提高供氧强度,减少钢水冶炼周期等数项技术攻关中,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完成生产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荣誉闪闪,写下光荣足迹。每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应该有追求卓越的理念。多年来,正是坚持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在工作中坚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才取得了一系列金光闪闪的荣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最美农民工、第八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转炉炼钢工技术能手、首届唐山工匠职业技能大赛炼钢工技术能手等多项称号。
在得知获此殊荣后,于立伟激动地说:“感谢集团及公司的关心和栽培,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感谢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今后我将继续立足工作岗位,主动担当作为,刻苦钻研技术,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带动身边的同事,为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为员工创造前途”……集团董事局主席韩敬远始终关爱员工,重视人才培养,一心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干部员工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全员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多年来,津西持续实施“专、长、高”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创新培养机制、畅通发展通道、厚培成长沃土,不断调优人力资源结构,不断提高人岗匹配率和核心岗位专业性,在人才调整、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留用、培训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保障。津西先后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培养提升,一手抓人才引进。推动“提升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带动学习型企业建设”活动走深走实,并通过各种方式,对现有骨干进行培训学习、强化提升,实现各层级人员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为适应企业发展,引进专业技术成手和对口大学生,坚持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着力提升铁前降本、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等方面水平,积极培养后备人才梯队。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牢固树立“各单位一把手是人资管理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供发展平台,畅通晋升渠道,强化指标考核,不断激发人力资源活力,形成“人尽其才”使用格局,实现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同时,进一步完善留人机制,通过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文化留人等措施,营造“我们都是津西人”的浓厚氛围。
畅通发展提升通道。通过采取师带徒、校企合作、梯队建设、人才储备、大学生培养等多种措施,坚持短期培养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畅通多条发展提升通道,不断提升干部员工专业能力,不断优化干部员工队伍结构,切实打造一支“能用、管用、有用”的人才队伍,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津西通过依托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优势和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实施素质工程建设,努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现已培养吴立保、李建伟、于立伟3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津西股份炼钢二厂连铸二车间、H型钢一厂、轧钢厂、钢板桩公司等4个“全国工人先锋号”;7名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2名“河北突出贡献技师”;23名唐山市技术能手;公司技术状元107名、技术能手978名;高级工以上专业技术工人1762人,为打造世界最大型钢生产应用基地、挺进世界500强提供人才保障。